欢迎进入上蔡县三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官网!

企业地址: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东洪乡西街西段路南

招商电话:0396-6752012

公司新闻
所在位置:首页 > 新闻资讯 > 公司新闻

为什么大灾之年我国粮食再获丰收(下)

作者:三联农业 日期:2014-11-07

     2011年区域性灾害严重,但对全局影响有限  

    今年我国灾多灾重,但年初冬麦区发生大范围长时间严重干旱、长江中下游地区严重干旱和局部“旱涝急转”,都不是发生在作物生长和产量形成的关键季节。冬麦区持续干旱,冬小麦正处于越冬期,需水量小,干旱影响有限,此时距离小麦成熟还有100天左右的时间,苗情转化升级回旋余地大,为实施科学减灾措施、促进苗情转化升级留下了空间。在2月下旬冬小麦返青起身和5月上旬抽穗扬花的关键期,黄淮、华北地区出现大范围、长时间降雨,有利于苗情转化升级。长江中下游夏旱主要集中在湖北沿江、湖南洞庭湖和江西鄱阳湖等地区,水文干旱重于气象干旱,气象干旱重于农业干旱,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范围有限,加之长江中下游、华南等地雨季提前10-20天,旱情较快得到缓解。入汛后局部地区“旱涝急转”,但洪涝灾害是局部的、过程性的,灾情发生时秋粮作物尚处于苗期,通过及时排涝降渍、加强田间管理,有效地促进苗情转化升级。  
    西南地区严重干旱发生在秋粮产量形成的关键季节,对当地农业生产造成较大损失,但不是发生在粮食主产区,旱区粮食在全国粮食生产中所占比例小,对全国粮食生产的影响有限。今年全国主要农区农业气象灾害总体偏轻,利于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。  
农业防灾减灾之路仍然漫长  
    今年灾害发生特点和影响再次表明,气象灾害不等于农业灾害,农业受灾不等于农业减产。判断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,必须依据灾害影响的区域、发生的季节、持续的时间、受灾地区种植的品种、作物的生育期等因素综合评估,并以此作为指导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依据。  
    我国具有典型的季风气候,气候变率高、灾害频发重发、冬夏和南北的干湿交替等特征是正常的季风气候规律,对此要有正确的认识。近年来,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在提高,但因灾损失粮食总体上仍呈偏重态势,自然灾害始终是影响粮食生产的重要因素。从长远看,随着我国粮食生产的基数越来越高,面积因素带来的增产空间在缩小,重大增产技术突破的难度在增大,灾害因素的影响将更加凸显。必须牢固树立抗灾夺丰收思想和“减灾就是增产”的理念,坚持一手抓高产稳产,一手抓抗灾减损,努力实现重灾区少减产、轻灾区不减产、非灾区多增产,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。